昨天這個帖子得到了熱情的關注,很開心,跟一些家長們共鳴了,同時也有一些小小的麻煩,說明一下哈:
1、帖子是原創(chuàng),只在19樓發(fā),并堅持了50幾天每天更新,中間有熱心網(wǎng)友進行了轉(zhuǎn)載,希望轉(zhuǎn)載時注明出處;
2、我非教育專業(yè)人士,只是在生活中,孩子教育中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問題,形成一些觀點,堅持一些信念;有些朋友的問題我有經(jīng)歷過并有經(jīng)驗的都會盡力回答。
3、發(fā)帖只是一種記錄和共享,沒有其他目的
教育要系統(tǒng)思考,行動要有的放矢
最近,學區(qū)房、小升初、擴大重高保送比例,要不要進民辦……信息不絕于耳,作為一個也在過程中經(jīng)歷的媽媽,我來說幾句。
學校的選擇是一個動態(tài)的、系統(tǒng)考慮的過程:
1、 只有你越臨近選擇時,你對這個區(qū)段的信息會最關注也相對準確——不過多聽聽過來媽媽的感觸和想法會更有利于我們做出客觀判斷。
2、 在孩子教育過程中,家長本身也要有獨立的觀點,堅持自己堅持的,客觀評價周圍發(fā)生的,不要人云亦云。
3、 教育的過程,家長和孩子要分工明確同時要良性互動。
對教育的基本看法
一直以來我對教育階段的看法是:幼兒園要快樂,學會在集體中生活;小學是基礎,慢慢培養(yǎng)習慣,10名左右最好;初中很重要,要注重方法和知識體系的連貫性;高中時期學習習慣已養(yǎng)成,更重要的是知識脈絡的梳理,舉一反三強化優(yōu)勢,弱化劣勢,就像體操全能比賽,不要有某一個項目太弱,自己的優(yōu)勢項目要極其穩(wěn)定或者有高難度加分。
幼兒園:
孩子的受教育過程其實跟杭州的房地產(chǎn)發(fā)展史有非常密切的互動關系。我從幼兒園開始描述吧。小兒2000年10月生,眾所周知那是千年的龍年,據(jù)說孩子的出生率比較高。但我一路過來并沒有明顯的覺得有很強的入學壓力,不知道現(xiàn)在是外部炒作太厲害了還是什么?
幼兒園時期,我們先是上了新金都城市花園的幼兒園,印象中那是個乙級幼兒園,因為兒子月份小,我們在2003年下半年就讓他去了托班,然后讀小班、中班。這個時候在紫荊花路那里新開了家甲級幼兒園“西湖區(qū)文苑幼兒園”于是,樂顛樂顛報名去了,05年轉(zhuǎn)入繼續(xù)讀了個中班。兩邊都挺不錯,前面那個幼兒園的老師非常負責,后面那個幼兒園很規(guī)范。這里要說說戶口的問題:至今為止,一家三口的戶口沒有落在一本戶口本上。兒子讀幼兒園的時候,戶口跟著爸爸一直放在婆婆家,而我的戶口一直放在我媽那里。我們自己的房子沒掛過戶口。
小學:
中班后期,我們開始關注小學。婆婆家的學區(qū)是西湖小學的分校,我們自己家里的學區(qū)是文三街小學的分校,我媽媽家里的學區(qū)是文一街小學的分校。當時考慮兩個因素:一是對應中學的好壞(當時以為文一街分校也可以進十三中的,其實差距大了。事實證明小學考慮初中,稍微遠了點,隨著后來的深入,對初中教育有了新的理解);還有一個是生源的情況。文一街的分校生源主要有兩大塊,一個是政府配套公務員的孩子,還有就是浙大老師的孩子,個人覺得家長的觀念會影響教育的氛圍。基于這兩個考慮我們選擇把兒子戶口遷到了我媽家。(學校的選擇要理性,當然也要結(jié)合自己家庭的彈性)
當時文一街這個分校也新開,好像是第二屆還是第三屆招生。因為房產(chǎn)證的名字是我父母,我跟兒子只是落在這里,所以我們被當作第三類生源儲備。又因為學校新開,貌似生源沒那么緊張,所以我們就順利的入讀了。這個學校,孩子讀的很開心,當然他也非常調(diào)皮,老師很有耐心,不過我?guī)缀趺總學期還是會有1-2次的“微型家長會”機會(因為兒子實在太調(diào)皮了,微型家長會通常是指老師跟家長,吼吼);另外一個顯著的感受,就是家長們在承擔家委會的職責方面都盡心盡責,有能力。一會去參觀某個實驗室了,一會又參加什么公益活動了,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綜合素質(zhì)有顯著提升。這讓我覺得當時去摸底生源這個決策是對的——我相信每個學校的生源都有自己的特征,我們要善于發(fā)現(xiàn)美和強化美。有一點要說明:孩子讀書沒有壓力,每每看到的成績單基本也是優(yōu)、良,所以我們并不太知道孩子的真實學習情況,心里毛估估的感覺還可以吧,大約10-20中間。
轉(zhuǎn)折點:
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,當時已經(jīng)4年級了,我們開始逐漸關注未來的中學配套。幾方了解后中學都不是非常明確,而且似乎不太理想。去年此時,有朋友的孩子想從臨平到杭州來讀書,在幫他了解政策時,忽然了解到有所學校會招五年級的孩子,如果考進去未來可以直升中學,而那所中學又是我比較感興趣的。所以在了解到信息后我第二天就到學校去問相關情況:是不是直升?什么時候考試?考試的類型?什么資格可以考試等等,F(xiàn)在就這一部分來重點說說:
1、 選拔性考試:考試是在6月末,期末考試前一周的雙休日。 當年只考語文和數(shù)學,數(shù)學偏奧數(shù),兩門考試題量都偏大,一門50分鐘,語文含小作文。要求孩子動作一定要快?荚囐Y格基本要求三四年級全優(yōu),如有獲獎證明一并帶來。報名只作預登記,到六月會通知考試資格。
2、 考試準備。 經(jīng)典的故事來了,哈哈。我家小兒,一向倡導學習、玩和看書。從來沒上過任何形式的課外班(學前不學拼音,沒有參加過奧數(shù)、英語、寫作等的輔導)按照這樣的考試方向,第一個決策:用3個月不到的時間讓他接觸一下奧數(shù)題型和基本思維方式。于是開始在19樓上找老師,通常老師一開口說“希望杯什么什么”我就說不需要,我只要你先測試一下孩子,然后在2個多月時間里給他有個奧數(shù)方面的輔導計劃就行了。于是乎,篩選了7、8個,在樓里找了個老師,每周一下午孩子放學后輔導2小時,一共輔導了12次。孩子跟老師很有緣,學得開心,第一次下課時,兒子說“這么快,兩個小時就到了”,呵呵呵,愛學習的根植入了,就啥都不擔心了。
3、 可能沒有考試的機會,你怎么辦?讓人沮喪的事情終于發(fā)生了,臨近5月末,學校再次通知要帶齊孩子3、4年級的成績單,獲獎證書什么的。我家小兒語文數(shù)學還可以,英語只有良,副科還有及格出現(xiàn)的,那四張成績單拿出去真是讓人汗啊,為此我深深檢討了,是不是對孩子要求太低了。另外我也將這個情況如實告訴了孩子“你看看,這種情況我們很可能連考試的機會都沒有,你復習了兩個月了,你覺得可惜嗎?”兒子此時也有些慚愧,談話完畢,我跟兒子拉手——沒到最后關頭我們決不放棄?荚嚨馁Y格媽媽竭力為你爭取,但是考場上只有你自己展示實力了。
4、 家長該做什么?那個周末,我再次認真地將記錄那個學校8年發(fā)展的書讀了一遍,將學校的網(wǎng)站認真看了一遍,開始給孩子制作個人簡歷。(中間包含了對學校的認識,對教育的看法,對孩子教育得失的自我評價等,當然還有孩子的成績單和榮譽證書)周一一早,我跟老公兩個人再次趕到學校,老師看了以后,非常職業(yè)的說:就成績單來說是有問題的,不過家長也非常用心,我們會根據(jù)具體情況再通知。我在離開前一再表示:希望爭取考試機會,即便沒考上,也給孩子上生動的一課。
5、 最后……考上了?荚嚠斕炀屯ㄖ模拥诫娫捄荛_心,大約400人,錄取了50個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