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
更新于2020-10-31 22:40:02
13921
閱讀
8
回復(fù)

你知道用什么辦法,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?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瀏覽微博看到這么一條新聞,快被氣炸了。

因上錯了地鐵,一女孩就特別狂躁的用腳狠踹媽媽,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的戾氣之重,好像跟媽媽有深仇大恨似的。

女孩地鐵站狠踹媽媽引眾怒:這3種父母,最易把孩子養(yǎng)成仇人

這時的媽媽身上背著書包,手里還拎著東西,可憐了這位事事為女兒著想的媽媽,卻被女兒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對待,不禁讓人心寒。

女孩地鐵站狠踹媽媽引眾怒:這3種父母,最易把孩子養(yǎng)成仇人

隨著事情的發(fā)酵,女孩的做法也引發(fā)了網(wǎng)友的眾怒。有的說孩子“白眼狼”,是來討債的,還有的猜測女孩粗暴行為背后的動機等。

女孩地鐵站狠踹媽媽引眾怒:這3種父母,最易把孩子養(yǎng)成仇人

公共場合,打罵父母的新聞,不算新鮮事,時有發(fā)生。

氣憤之余,也讓我們不得不去反思,家庭教育到底哪里出了問題,父母傾其所有,卻養(yǎng)出了這樣一個不知感恩,甚至對父母大打出手的白眼狼。

一個孩子做出非常人的舉動,基本都是有因果可循的。

不合時宜的家庭土壤,孕育了孩子狂妄自私的因子。

這3種父母,最易把孩子養(yǎng)成仇人。

一、嬌慣溺愛,百依百順

現(xiàn)在物質(zhì)條件好了,父母都竭盡所能把最好的留給孩子,這也是人之常情。

但凡事過猶不及,一味地嬌寵和包辦,只會讓孩子喪失自理能力,翅膀軟踏踏的孩子,未來怎能飛得遠(yuǎn)呢?能不能飛起來都是問題。

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新聞還有沒有印象,一位年過八旬,患上尿毒癥的老母親丁阿婆,要起訴自己的兒子大衛(wèi)。

原因就是這兒子已經(jīng)48歲了,還有著非常優(yōu)秀的履歷,國內(nèi)名校畢業(yè),又在國外讀了研究生。

但學(xué)成歸來后,他連續(xù)七年沒有找工作,據(jù)丁阿婆所說,兒子白天睡覺,晚上打電腦,一直靠著母親的補給混沌度日。

作為一個四肢健全的人,天天在家啃老,母親又年邁患病,實在讓人看不過去。

在跟律師溝通的過程中,丁阿婆說出了關(guān)鍵所在,原來從小對兒子過于溺愛,事事給孩子包辦,才造成了孩子毫無責(zé)任心的性格。

丁阿婆說起來,萬分懊悔自己當(dāng)年的教育方式。

法國哲學(xué)家盧梭曾說:“你知道用什么辦法,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?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。”

一個在嬌慣中長大的孩子,很難理解父母生活的辛苦,更沒有強烈的責(zé)任心。

在沒邁入社會以前,家里人為他打理好一切,當(dāng)他遭受社會的毒打時,他只會埋怨父母為什么要那么慣著他。

真正有遠(yuǎn)見的父母,不會什么事都讓孩子坐享其成,而是讓他去體驗生活的風(fēng)雨,承擔(dān)應(yīng)有的責(zé)任。

等他長大后,這些吃過的苦,摔過的跤,都能讓孩子練就鋼筋鐵骨。

倘若父母不放手,十年二十年后,等著孩子處處碰壁,再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。

二、不立規(guī)矩,沒有原則的教育

女孩地鐵用腳狠踹媽媽,媽媽只是在一邊受著,無原則地忍讓,讓孩子的道德感越來越低。

她心里并沒有一把尺子,可能在孩子心里,這樣的“大逆不道”,算不上什么大事。

當(dāng)孩子做錯一件事時,有的父母會用“他還小,還是個孩子”來為孩子開脫,或者任由孩子無法無天,最后自己收拾爛攤子。

沒有原則和底線的教育,孩子雖一時得逞,但這種包庇卻為孩子的成長埋下禍根。

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迪士尼男孩摸臀事件,這位男孩媽媽不僅不讓孩子道歉,還當(dāng)著眾人的面,對受害女生各種污言穢語,令人三觀盡毀。

女孩地鐵站狠踹媽媽引眾怒:這3種父母,最易把孩子養(yǎng)成仇人

很難想象,當(dāng)他的兒子聽到“摸一下怎么了,你這個x樣!我兒子還這么小!”這樣囂張跋扈的話,是不是會更加肆無忌憚。

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試錯的過程,犯錯不可怕,可怕的是父母無原則的袒護和縱容。

詹姆士·杜布森博士在《勇于管教》中寫道:

“如果懸崖邊上設(shè)有欄桿,那么人就敢靠著欄桿往下看,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;如果沒有欄桿,大家在離懸崖很遠(yuǎn)的地方就停住了,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。

欄桿就是界限,知道界限的孩子會有安全感,相反,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,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。”

界限就是生活里的規(guī)則和底線。

有些父母認(rèn)為什么都由著孩子來,就是愛孩子,給孩子樹立規(guī)則就是束縛住了孩子,于是犯了錯不批評,闖了禍遮掩而過,最后小惡積累成大惡,以后想管也管不住了。

殊不知,把孩子推向罪惡之淵的手,正是父母沒有底線和原則的教育。

同樣是孩子做錯事,這位家長的做法卻引來了無數(shù)點贊。

因為兒子拿了新華書店的書,沒有結(jié)賬,這位家長第二天一大早帶著孩子來道歉,因為書店沒有開門,家長寫下了道歉信,留下了40元書款,從門縫里塞進書店。

這位家長用身體力行告訴孩子,犯了錯就要及時認(rèn)錯,并積極彌補錯誤,勿以惡小而為之,相信孩子也上了深刻的一堂課。

女孩地鐵站狠踹媽媽引眾怒:這3種父母,最易把孩子養(yǎng)成仇人

真正為孩子好的教育,不是告訴他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而是讓孩子心里有一桿秤,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,哪些底線是不能觸碰的。

早點給孩子樹立規(guī)則,教給孩子做人做事的基本底線,這才能更好的保護他。

三、讓孩子只享受權(quán)利,不承擔(dān)義務(wù)

有的孩子在家里會受到“特別優(yōu)待”,明明自己能自理了,還要媽媽把飯給盛好,把書包給整理好,甚至還有的奶奶疼孫子疼到天天追著喂飯的地步。

這就很容易給孩子一個幻覺:全家都圍著我轉(zhuǎn),我什么都不用做,就能吃好的喝好的,久而久之,他的概念里,就沒有“我要為家里做點什么”的念頭。

有權(quán)利就有義務(wù),只讓孩子享受源源不斷的權(quán)利,卻不付出一點點的辛勞,孩子怎么能樹立責(zé)任心和感恩之心呢?

就像開頭地鐵站里用腳踹媽媽的女孩子,自己兩手插兜,空空如也,媽媽卻背著大包小包,那么大的個頭,一點不能體諒媽媽的辛苦。

我想起有次在地鐵上,有一排一個位置空了,有個媽媽坐下來趕緊招呼兒子,讓他來坐,然后他兒子拿著手機一邊打游戲,一邊心安理得地坐下不說,嘴里還埋怨他媽打擾他打游戲了“你不會看的嗎?沒看我忙著……”

他媽媽就站在旁邊,手里的包啊都是他媽拿著。

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:“如果兒童只顧享受別人創(chuàng)造的福利,那么他長大了就會蠻橫地對待別人——首先是對待自己,而他自己也會淪落為不幸的人。”

經(jīng)常聽到有的父母對孩子講:你什么都不用做,只管學(xué)習(xí)就好了。這其實正是剝奪了孩子體驗生活,增長本事的能力。

當(dāng)媽媽做飯時,讓孩子參與擇菜,洗菜,孩子不僅能掌握做飯技能,還能懂得一粥一菜,都需要付出勞動;

讓孩子自己背書包,自己穿衣服,洗衣服,不僅培養(yǎng)了自理能力,還能讓他體會做成功一件小事帶來的成就感。

享受權(quán)利的同時,承擔(dān)自己的那份義務(wù),才不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(dāng)然,他自己也能獲得更多施展自己能力的快樂感。

寫在最后

養(yǎng)育孩子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,時時刻刻考驗著我們父母的智慧。

理智的愛,也不是一味地往孩子那里塞滿東西,而是留出一定的空白,讓孩子獨自去成長。

就像美國心理學(xué)家派克在《少有人走的路》里所說,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給予,還包括適當(dāng)?shù)木芙^,得體的批評和有效的監(jiān)督。

在孩子要求你為他做一件事時,適當(dāng)?shù)木芙^,能讓孩子自己去想辦法,這增長了他的經(jīng)驗。

當(dāng)孩子做錯事時,得體的批評,讓孩子明白做人的底線,提升他的道德修養(yǎng)。

當(dāng)孩子走偏時,有效的監(jiān)督,能把孩子拉回正常軌道,防止他走更多彎路。

警惕成為以上3種父母,相信養(yǎng)出的孩子一定不會差。

作者:小荷
本文來源:“兒童心理課堂”
  • 人贊過
查看更多
相關(guān)推薦
回復(fù)(8)
V17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0-10-28 07:46:24

心痛啊
V15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0-10-28 08:23:28

造孽…
V14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0-10-28 09:52:40

可怕
V15 發(fā)表于2020-10-28 10:52:10
1#

呃呃呃干啥這樣
V15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0-10-28 17:41:05
2#

作孽啊
V16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0-10-29 18:04:59
3#

唉!真的值得深思
V14
勛章 勛章
發(fā)表于2020-10-31 22:40:02
4#

有道理

快速回帖 使用(可批量傳圖、插入視頻等)

表情
新用戶注冊
  Ctrl + Enter 快速發(fā)布
 

 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