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歷黑暗才會知道,走過來有多不容易,少珩媽媽想要讓更多人了解兒童腫瘤,也希望大家要有信心,不要放棄,隨著醫(yī)學進步,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像少珩一樣贏得生機。
少珩,是我的寶貝。在懷上他之前,我和愛人經歷了漫長的保胎過程,所以在我們心中,他就是最珍貴的人,我們也想讓他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,因此取名少珩。出生之后,少珩和其他小朋友一樣,是在家人寵愛中慢慢成長。我們希望他能快樂開心健康地度過童年,以后能好好體驗享受人生。直到那一次頭痛打破這一切。
一天夜里,他因為頭疼睡不著,哭著來找我。正好那陣子他在感冒,我們就以為是感冒引起的,想當然地忽略了第一個信號。沒過幾天,他在家上廁所拉臭臭時突然哭了起來,我問怎么了,他說頭疼,問是怎么樣的疼,他說一拉臭臭就疼死了。我當下心里咯噔一下,不由得緊張起來,“不好了”,這是我的第一個反應。因為在醫(yī)院工作,醫(yī)學知識告訴我,這肯定是顱內壓增高造成的。
聽到這里,我和愛人來不及消化紛雜的信息,來不及讓悲傷進一步蔓延,立刻帶著一絲幻想跟僥幸去上級醫(yī)院——南京市兒童醫(yī)院,做增強核磁。結果很快出來,沒有反轉,只是這次診斷更具體了,是間變性室管膜瘤。
這是什么東西?在醫(yī)院工作這么多年的我,從來沒聽說過這個病,能不能治?好不好治?要怎么治?去哪治?問題一個接一個跑出來。那一天,我不停地查詢,打了100多個電話,任何我認為有可能了解的同事、朋友、親戚,都毫不猶豫地打電話過去。顧不了這么多了,我孩子檢查出來身上有顆“炸彈”,他需要治療,需要明確的解決辦法來拆除它。
很快,答案變得明朗。間變性室管膜瘤是一種惡性程度高、預后較差的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腫瘤,腫瘤常見于腦室系統(tǒng)(如第四腦室)或脊髓中央管附近,表現(xiàn)為頭痛、嘔吐、惡心、眩暈、走路不穩(wěn)等癥狀。其診斷依賴于影像學和病理學檢查,治療以手術為主,輔以放療和化療。

病床上的少珩
其實現(xiàn)在回想起來,在更早的時候,一切就有了跡象。3歲這一年,少珩吃飯變得不好,沒啥食欲,我們以為是這個年紀有點厭食;體型變瘦,以為是開始長個子;喜歡偶爾歪頭走路,以為是調皮;有時候會發(fā)愣,以為是長大了……所以,在這里,我想對家長們說,如果孩子出現(xiàn)身體不適,要第一時間上醫(yī)院做檢查,不要存在僥幸和想當然的心理。不幸中的萬幸是,我們還算發(fā)現(xiàn)得比較早,治療得很及時,沒有留下太大的后遺癥。
“你們做決定吧,
不管怎么樣,我們都會一起幫你們”
確診之后,我們慢慢鎮(zhèn)定下來,迎接挑戰(zhàn)吧!雖然了解到這個腫瘤很罕見,但治療方案是明確的,手術全切腫瘤是關鍵,放化療只是輔助手段,因為它對放化療極不敏感。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治療,我心里的首選是到北京去,作為醫(yī)療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,擁有國內頂尖的專家和先進的醫(yī)療設備,無疑能讓少珩有機會獲得更優(yōu)質的醫(yī)療資源,但這也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。
當時的主治醫(yī)師提醒我們:腫瘤很大,壓迫神經是不可逆的,也會有出血風險,需要盡快手術。 我心里翻滾著各種風險出現(xiàn)的場景:如果壓迫神經,導致孩子不能行走,會不會導致他有心理問題?以后會不會恨我們?如果出血,孩子沒有了怎么辦?留在南京的話,手術可以盡快進行,但萬一出問題了怎么辦;而去北京的話,路途的奔波、等待治療的時間,以及孩子在陌生環(huán)境中的適應問題,又怎么辦?我和少珩爸爸仿佛置身于十字路口,焦慮又難過,緊張又不敢往前一步,每一條路都充滿了未知和挑戰(zhàn),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,才能給小少珩帶來最大的希望。
就在這時,我們的父母說:“你們做決定吧,不管怎么樣,我們都會幫你們一起面對。”這一句如同一劑強心針,那一刻我才清醒過來,為人父母,不再是孩子了,必須勇敢地成長,做決定,并承擔起責任!
經過深思熟慮,我們最終決定留在南京市兒童醫(yī)院進行手術。一方面,我們希望能夠盡快為少珩進行手術,抓住最佳的治療時機;另一方面,我們也相信自己的選擇,相信這里的醫(yī)生能夠為小少珩提供最好的治療。
“爸爸,你帶媽媽去買個好吃的吧”
2023年4月12日,少珩確診。第二天,辦理住院,并完成了所有的術前準備和檢查。第三天,進行手術。這短短的三天漫長得像一輩子。 按照手術要求,少珩需要剃光頭發(fā)。我怕控制不住自己,只敢在門后偷偷看著他。看著他的頭發(fā)一縷縷落下,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涌來。我躲在門后,淚水止不住地流淌,真的無法想象,那個活潑可愛的少珩,即將躺在冰冷的手術臺上,承受著生死的考驗。
當我整理好情緒,微笑著進入病房,打趣少珩變身小小硬漢,準備打怪獸啦。少珩卻轉頭對爸爸說,爸爸,你帶媽媽去買個好吃的吧。我的懂事少珩啊,淚水再次止不住地流出來。這一次,我心里不再只有悲傷難過,還有欣慰和溫暖,我不能倒下,孩子需要我,我們一定會一起跨過這道難關!
手術當天,我們一家人緊張地在手術室外等候。手機循環(huán)播放著少珩最愛的歌曲《奇跡再現(xiàn)》,希望奇跡出現(xiàn)。那絕對是我人生中最煎熬的幾小時,直到主任出來,對我說“腫瘤全切,但是要到重癥病房過渡一下,希望他能挺過來。”我那懸在空中無處安放的心才慢慢落了下來了一點。雖然少珩還沒有完全脫離危險,但至少手術成功了,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當晚,少珩轉到重癥病房,我們一家子又是在門外守了一夜,沒人能睡著。幸運的是,少珩術后恢復得不錯,第二天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,我們的心又往下落了一點。

手術結束,我們出去玩啦~
手術后,一個月內要立刻進行下一步的治療:放療。我們了解天壇醫(yī)院邱主任是國內放療領域的頂級專家,準備帶他前往北京。當時少珩的身體面臨著“緘默、偏癱”這兩個難題,為了讓他能更好地接受治療,我們每天陪他說話,解除術后緘默反應;奶奶耐心地幫助他恢復肢體功能。治療的過程需要孩子配合不動在放療床上,我們就買了放療模具天天在家模擬練習。少珩的身體慢慢地恢復了過來,也達到治療的要求。
手術后一個月,不到4歲的少珩開始了他的“放療”之旅。一個4歲的孩子獨自躺在放療床上接受35次治療,我如今想起這個情景,仍然覺得不可思議;生命的強大和孩子的堅強真的會超乎想象。

獨自接受放療的少珩
“我去打過小怪獸了,
這可是勝利的標志哦”
整整三個月的治療過程,我們都挺過來了。這一路上,我要感謝父母、醫(yī)生,還有給予幫助的所有人,沒有你們,這一路一定更加難走,F(xiàn)在再回想,真的是晃如隔世。明明才三個多月,我卻覺得走了好久才走出來。
特別要感謝我們的父母,在我和爸爸帶著孩子“打仗”的時候,他們負責了所有后勤保障工作。最難的時刻在于少珩術后緘默、左邊偏癱,一句話也不說,不會坐也不會走路,但是每天總是不停地不自主哭鬧。奶奶為了讓我們休息好,整夜整夜陪他說話,白天當他的人肉拐杖,陪他一步步重新學走路。放療階段,少珩受治療的影響,脾氣異常暴躁,天天想打人。我們就輪流哄他,每天給他買一個玩具,逗他開心,F(xiàn)在想想,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,心往一處使,什么困難都能克服。
從醫(yī)院回來之后,有好一段時間里少珩不愛講話,脾氣比較暴躁,不愿意跟別的小朋友相處,也不愿意出去玩,以前最喜歡的拍照也特別抵觸。我明白,經歷這些事后,他變得不一樣了,比起其他孩子,內心肯定會有更多陰影。因此我們會更耐心地和他說話,在他身體狀態(tài)好的時候,就帶他到處旅游。每個月,我都會問他,“你這個月想去哪里玩呀?”他最喜歡大海,我們一起去了三亞,去了山東日照。

去三亞看海啦
慢慢的,他恢復了生機,愿意打開自己,也愿意拍照,對于生病這段經歷也更好地接受了。他還會時不時摸摸自己后面的刀疤,跟別的小朋友說:“我去打過小怪獸了,這是我勝利的標志哦。”今年3月4日,我?guī)е夔袢筒,他現(xiàn)在每三個月都要去醫(yī)院復查一次。路上他說:“媽媽,你知道我最喜歡《哪吒》里的哪句話嗎?”“哪句話呀?”“我命由我不由天!”我一下有點說不出話,原來孩子啥都懂。
如今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現(xiàn)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少珩能健健康康,永不復發(fā),一家人能夠平平安安,永遠在一起。最后,我想對有相同經歷的家庭說,兒童腫瘤可以有相當好的預后,相信人定勝天,生命之花遠比想象中堅強,孩子也遠比想象中勇敢,永遠不要放棄。